|
细菌性痢疾,简称菌痢,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,临床特征为有全身中毒症状,腹痛,腹泻及排脓血便;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日,起病较急,患者畏寒发热、体温可达38℃至40℃。本病每年夏季发病率最高,小儿发病率较成人高。部分患者病程两个月以上不痊愈者有可能转为慢性。
3 Y5 K# ~3 ?: L7 o% M3 l& J
3 N5 ~: x$ T$ p0 r# k( N7 r1 w4 q为了预防菌痢传播,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,在饮食上还有下列禁忌: ! s# N- G6 B! S& _' |+ c
' t3 ?: k: I- H$ W* O1、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。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,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。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,汁越浓作用越强,加重了消化道负担。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,有恶心呕吐等症,消化吸收更差。
& t5 @5 ?, o/ Q1 | l: \7 }
* l8 `8 h4 j) X. o8 h' `2、忌粗纤维、胀气食物。如芥菜、芹菜、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,不易消化,导致局部充血、水肿,炎症不易愈合。而牛奶和糖、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,导致胀气。( x+ y' q7 u/ h- ?$ t! Z, }$ C) S
( C- {, G8 D/ s9 `5 x* A3、忌刺激类食物。如煎、炸及腌、熏的大块鱼肉,对肠壁有直接刺激,使肠壁损伤加剧;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,胀气发热,停留的时间长,会加重消化道负担。
, J- h0 k! l% X a8 E; Y* E4 Y
: ^ A7 z' N! ^; `2 a1 G( W4、忌污染食物。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,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,是致病因素,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。
3 I- ^: ^3 \8 J( D9 O- W- r- a3 m/ x6 i: X; M- [
5、忌性寒滑肠食物。如荸荠、甲鱼、生梨、花生等物,性寒伤脾胃,易滑肠致泻,故忌用。 8 _- u0 i2 @" v# f! J
* Q- q" V) G1 l0 R8 M# g* v2 r$ U V
6、忌辛热刺激食物。韭菜、羊肉、辣椒、鲜辣椒粉和浓茶、酒、各种咖啡饮料,都是强烈的刺激品,致血管痉挛收缩,使粘膜充血、水肿、破损,故忌用。
2 I! h" j3 w, |0 ?
* I7 r) R1 u( P另外,在恢复好转期间的患者,由于肠胃较弱,仍应禁食生冷、坚硬、寒凉、滑腻之物,如凉拌蔬菜、豆类、冷饮、酒类、瓜果等。( {- J; t6 P' V3 F O
) V/ r6 c9 S3 s A3 ~9 n |
|